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中小学电教》

杂志简介 (英文名: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TECHNOLOGY )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电教馆主办的基础教育类的省一级学术期刊。杂志主要受众为广大中小学校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更多

教育论坛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坛

社会补充教育论
信息来源:《中小学电教》杂志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1/24 阅读数:307

社会补充教育论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社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厘清社会教育的概念,明确其边界。国内外学界对于社会教育概念的研究,主要有“补充教育论”、“教育影响论”和“系统教育论”,也有一世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教育概念进行了探讨。社会教育不同于社会照顾、青年帮助、公民教育,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社会教育;补充教育论;教育影响论;社会照顾

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形式,对个体实现社会化,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最终促进人的全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较为重视,而对社会教育则较为忽视。社会教育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而都显得十分薄弱,而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教育理论一直在影响着我国社会教育实践。因此,有必要从源头来厘清社会教育这个概念。

社会教育是一种社会事业一种具有学校性质的指导活动。”他把社会教育看作是一种教育事业,是一种社会知识系统学习。诺尔斯认为社会教育是以帮助和照顾为核心,但对这个帮助和照顾他提出了要求,他强调这个对象应该是真正需要者于是他突出应该鼓励制定社会政策以配合社会教育;他还提出应该注意社会教育整个过程,并认为整个系统过程中包括教育过程、文化化过程和社会化过程。吉赛克认为社会教育就是整个社会在促使青年社会化过程中,要引导青年人格正确的发展。他尤其强调要注重青年的工作,必须要有计划、系统安排青年工作教导他们、唤醒他们、引导他们去追求生活的意义。

还有一些关于马克思社会教育内涵的拙见。目前查阅到的我国关于马克思教育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专著中,尚未发现我国有学者专著探讨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或马克思主义社会教育思想,零星对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集中于对马克思社会教育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其一,马克思所指社会教育是指把“共产主义教育事业社会化”。陈桂生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一书中,从文本出发,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一语做了注解。作者认为资本主义教育是私有制下教育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形式,因此,他谈到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用共产主义教育代替资本主义教育”。奶后来他在谈到列‘j的社会教育思想时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的“社会教育”的概念,指的是使教育事业社会化,即由社会来办教育并使一切社会成员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十月革命初期采用“社会教育”这一概念,同《共产党宣言》中的提法不无联系,不过这两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因为苏俄的“社会教育”一般不包括学龄儿童的教育,但儿童的校外教育亦称儿童的社会教育。“十月革命后,苏俄采用的‘社会教育’的概念,指的是工农群众教育它又称为‘成人教育’,以区别于儿童教育;还称为‘校外教育’,以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综合以上观点,该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教育是指通过施行工农群众教育、成人教育和校外教育,从而把共产主义教育事业社会化。

其二,马克思所指社会教育是指“一种教育措施”。王焕勋在《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指出,“在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马克思社会教育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原则。这就是: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这些原则的实施……对所有国家都具有指导意义。”如综合来看,该研究认为马克思所指的社会教育是无产阶级为完成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而采用的一种教育措施。

其三,马克思所指社会教育是指“一种教育影响”。厉以贤在《马克思列教育论著选讲》一书中所指出,“无产者的家庭教育实际上也就被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资产阶级原把教育看成私人的事情,是家庭的事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一主张,反映了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以及劳动者阶级的根本利益”。乳“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作者在此实际是指,马克思的社会教育是在无产阶级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前提下,由学校、家庭外的所有社会机构、组织对全体社会成员施加的教育影响。

其四,马克思所指社会教育是一项教育事业。董标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论纲》一书中,用一节的内容专门探讨了列关于社会教育的概念、任务、原则及管理的思想。他提出,列认为“工会……是一个教育的组织,是吸引和训练的组织,它是一所学校,是学习管理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这所学校完全不是普通的学校”郎董标认为列所指的工会就是一项社会教育的事业,因此,列说“社会教育是自由的不受旧的框框和俗套约束的,为成年人所欢迎的教育事业,比较容易满足工农群众对获得知识、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的迫切要求,比学校教育工作具有更好的条件。”娜依据列对社会教育的界定,董标提出,由于“资本主义教育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差距、矛盾和不协调,”因此,对资本主义教育理解要分发展阶段把握,依据马克思所处时代教育状况而言,当时的家庭教育还不可能等于资本主义教育。因此,马克思提出以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以“共产主义教育代替资本主义教育气至于如何才能实现“个人自由全而发展”的教育理想,尚需进一步探讨。

 

综合比较这几类社会教育概念发现:第一类概念界定过窄,突出社会教育的补充功能实现,在社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虽易操作,但容易导致对社会教育的其它功能的忽视第二类概念界定过宽,突出整个社会的教育影响,虽理解较为全而,但实践过程中较难把握;第三类概念较好解决了前两类概念中存在的逻辑问题,确立了社会教育的范围、边界和功能实现并解决了社会教育有效实施的问题。学者们对马克思社会教育现象的探讨,关注了社会教育的阶级性、实践性和教育性等特征,虽弥补了前三类学者在社会教育本质问题上的缺憾,但缺乏对马克思社会教育思想专门的、系统的研允缺乏对马克思社会教育的整体性把握。因此要探讨和厘定社会教育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我们不仅要探究社会教育的本质和特有属性,研究社会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还要从社会教育的外延入手厘清其边界,研究清楚社会教育不是什么的问题。

 

360 百度